6/18/2014
艺术家
方家麟(Jocelyn Ford)先后在东京和北京担任一档美国广播栏目《今日财经》的首席记者。在长达三十年的记者生涯中,她的足迹已遍布亚洲十七个国家。上世纪90年代,她关于“慰安妇”的突破性报道,帮助更多人了解到二战时期日本军队虐待女性的史实。2001年,方家麟任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成为该台首位同时兼任直播新闻节目制作人和主持人的外籍职员。在中国的十多年来,她还从事过记者培训工作,也担任过一些新闻学院的客座教授。《无处为家》是她导演的首部纪录片,目前已在全球多个国家放映。
KCAA: Jocelyn什么时候开始对中国民族元素感兴趣的呢?
Jocelyn : 与其说我对中国民族元素感兴趣,不如说我对弱势群体感兴趣。在日本工作时,我也写过很多关于弱势群体,包括少数民族的报道,比如生活在日本北部的原住民阿伊努人。中国社会跟其他国家一样存在着农民工/移民、民族、性别等等关乎公正的问题。(Read more)
2014 by Jocelyn Ford
藏族是一个有着多元化文化背景的民族,地理范围较大,人口覆盖中国的五个省份、自治区。 藏族团体有着多样的婚姻与文化传统。语言学家Nicholas Tournadre 认为在青藏高原上至少有25种不同的语言以及220多种方言。
作为一位记者和纪录片导演,我追随一位藏族单身母亲的脚步,见证了她从四川偏僻村庄的农民转变成北京街头小贩的生活历程。过去七年间,我对赞塔和儿子索朗(化名)在京生活进行细致观察,尤其是在他们适应汉族城市生活的过程中,赞塔对于子女教育、人际冲突、身份认同等问题的态度转变。
赞塔来自一个和汉族区域接壤的藏族村庄,村庄传统生活主要以农业、放牧和贸易为主。赞塔希望儿子索朗能通过读书有一个比她自己更好的生活,普通话是孩子必须掌握的语言,其次是英语,然后是藏语。她的梦想是让儿子回到西藏农村去告知其他人教育的重要性。
这些年间,赞塔为了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很多场合中,她备受歧视,这些歧视和她的社会身份有所关联,她是一名来自传统藏族村庄的女性,也是一名在京的藏族人。 赞塔在老家只有姊妹,没有兄弟照应,她在自己老家的歧视遭遇,让她教育自己儿子一定要尊重女性;她在北京的少数民族移民生活让她觉得自己是游离在汉族群体之外的不被欢迎的外来者。
赞塔和儿子索朗在北京的求学经历反映了少数民族移民的教育诉求,教育机构需要具备多元文化意识,促进社会群体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宽容,此外还要加强跨文化交流,对来自文盲家庭,不会汉语的学生也要提供更多关注。 赞塔的经历对于探讨以下问题有所助益:迁移到汉族城市的藏族群体,从农村迁徙到城市的藏族群体,以及藏族农村中的性别歧视问题。
5/10/2014 by ADR
在北京生活了多年的美国女记者福特(Jocelyn Ford)一直从事的是广播新闻报道,她原本从来没有想过拍电影,直到有一天一位绝望的西藏(编辑注:此处应为“藏族”)小贩表示要把7岁的孩子送给她时,她开始接触到一段令她终身难忘的故事。
“当时我说,我不能随随便便把一个陌生人的孩子带走。我们那里(美国)没有这样的习惯。不过我打算帮助他们,至少帮这个孩子找到一个学校。”福特讲述她第一次遇到西藏(编辑注:应是“藏族”)妇女桑塔的情景时说。从那时开始,福特便同桑塔结下了友谊。这段友谊也带来了之后的纪录片”无处是家”(Nowhere To Call Home)(编辑注:应是“无处为家”)。
福特在纪录片中讲述这个守寡的西藏(编辑注:此处应为“藏族”)妇女带着孩子去北京寻找更好的生活的故事。福特没有像往常那样单纯以记者的身份记录被采访者的故事,而是自己也涉身故事其中,例如帮助孩子找学校就学,帮助桑塔解决其它问题。对于这位每晚在北京街头贩售藏族首饰的小贩来说,总是徘徊的合法与非法的边缘,生存及其艰辛。
这部纪录片清晰地展示了这对母子常常会遭受到歧视,路人投来的轻蔑的一瞥。福特说:”不少汉人头脑中存在沙文主义观念,在他们看来藏人都是蒙昧无知,尚需开化。还有一些汉人认为藏人都更追求精神世界。这两种看法都不符合事实。”
桑塔来自西藏(编辑注:应是“四川”)一个偏远的小村落,那里远不是人间天堂。这个村落像是被21世纪遗忘了一般。福特前往此地,不但亲眼看到那里的人们对宗教信仰的虔诚,同时也深刻感受到那里存在的社会问题。”我以前根本不知道在那样的村落妇女的地位和遭遇能如此之差。在桑塔生活的村子,人们头脑中的观念认为女性一文不值。我亲眼看到桑塔的婆家像对待私人财产一样对待她,他们认为想对桑塔做什么就可以对她做什么。”
桑塔的公公就像是一位暴君,他禁止自己的孙子也就是桑塔的儿子上学读书。纪录片《无处是家》(编辑注:应是“无处为家”)没有涉及政治话题,而是完全聚焦桑塔母子的命运。影片揭示了一些汉人对藏人的偏见同时,也粉碎了一些西方人对西藏的过度美化。
福特说:”我拍摄这部纪录片就是想向外界展示,藏人其实和我们一样,都是普通人,他们生活的社区中存在和我们一样的问题。不过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国家对这些问题都视而不见。”
在中国有关西藏题材的电影大多是展示民族大团结的正面宣传,所以福特的这部纪录片恐怕难以在中国产生影响形成讨论。不过这部纪录片能在北京公映,就算观众为数不多,福特认为已经是一项巨大的成就了。
尽管爷爷反对,桑塔的儿子还是终于上学了。